文/何俊峰 微信:Jeff_Main
2月2日,距離春節還有17天,中國卻提前淹沒進紅包的海洋。手機上搶紅包,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這次卻稍有不同,因為扎堆的地方不是微信,而是微博。
“紅包大戰”選擇在星期一揭幕,足以看出新浪此次的信心和勇氣,而事實也證明這并非盲目自大。
新浪微博和支付寶聯手,于2月2日發起“讓紅包飛”。新浪微博首次提供現金紅包,網友不但可以在微博紅包里直接抽到現金,還可以給自己的偶像充紅包,并獲得和偶像發聯名紅包的機會。
新玩法充分刺激了網友的參與熱情,上線僅8小時,已經送出549萬個紅包,活動期間預計將送出價值超過10億元的紅包。
此次戰役,新浪微博蓄謀已久。
破釜沉舟
一個星期前,微信完成了6.1版本的更新,重點更新了三大功能:
1.朋友圈廣告布局;
2.增加搜索附近餐館功能;
3.附件欄增加紅包功能,微信紅包收發更加便捷。
前兩項更新暫且不展開深述,但從微信紅包功能的優化,就可以一窺微信的用心。
2014年春節,微信憑借紅包功能平地驚雷,將社交平臺的互動發揮到極致,從此一騎絕塵,在移動終端的流量入口上愈加強勢。從自媒體到電商,微信的生態日益完善,新浪微博卻已成落日余暉,被微信越甩越遠。
當然,失意的不只微博。
錢荒過后,拆借利率走低,支付寶的年化利率受累降低,曾經的“屌絲神器”逐漸走下神壇。而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爭奪戰中,滴滴的告捷預示著支付寶移動支付端口不再一家獨大,微信支付正日漸成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支付寶也早已策劃對微信的反擊。
1月26日,在微信6.1更新后,支付寶也推出了8.5版本,增加“新春紅包”功能,劍指微信紅包。然而,天生缺乏社交屬性的支付寶如何激發用戶互動,新浪微博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一個缺乏互動平臺,一個缺乏支付入口,新浪微博與支付寶的聯手便順理成章,無論對于哪一家來說,此一役都是破釜沉舟。
讓紅包飛
比起微信紅包,微博紅包玩起來似乎有些復雜。
如何領紅包?
1、用戶可在紅包主人微博主頁及紅包微博中任意入口點擊“搶紅包”按鈕,即可進入紅包頁面抽取紅包。
2、微博等級<5級用戶每人每天可抽紅包2次,微博等級≥5級用戶每日每天可抽紅包4次。
3、活動期間每個用戶對單個紅包可抽獎1次。
額外抽獎機會:通過分享到站外、對單個紅包塞錢均可增加對此紅包的抽獎機會1次。其中給單個紅包塞錢增加1次抽紅包機會(塞誰抽誰),每日上限10次。
如何發紅包?
1、用戶可為他人的(非藍V)紅包充值,充值成功即可和他人一起發聯名紅包。
2、用戶在他人紅包中抽取到你贊助的現金紅包時,將會成為你的粉絲。
3、紅包充值1元將相應生成1個現金紅包。
4、紅包現金一旦充值成功即時生效,現金不可撤回。
5、用戶需使用微博手機客戶端完成紅包充值。(僅支持客戶端5.10及以上版本)
贊助發紅包:
1、用戶可為自己的紅包充值,充值成功即可為你的粉絲發紅包。
2、用戶抽取你的紅包,將會成為你的粉絲。
3、向他人紅包贊助1元將相應生成1個現金紅包。
4、現金紅包一旦贊助成功即時生成,現金不可撤回。
5、用戶需使用微博手機客戶端完成紅包贊助。(僅支持客戶端5.10及以上版本)
復雜的規則背后,其實暗含著莫大的企圖,這次活動并非單純看起來那么簡單,微博很清楚這場表演他的觀眾只有三個:
1.用戶;
2.內容生產者;
3.企業。
從爭搶用戶的角度出發,新浪微博曾是PC時代的強者,但當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微信天降奇兵,當微博還在從PC到移動終端的適應中時,被微信打得措手不及。社交VS資訊,微信搶得頭籌。
但是,微博也并未被徹底打垮。首先,微博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忠實粉絲,其次,微博和微信的用戶大部分有重疊。微信并非搶奪了微博的用戶,而是微信的黏度高 了,相應的,微博的黏度就低了,大部分粉絲進入了“冬眠”狀態。此次“讓紅包飛”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增加微博用戶,倒不如說是喚醒睡眠粉絲。
其次,是從吸引內容生產者來講。微信的自媒體為增加用戶以及提高用戶黏性做出了不少貢獻,然而時至今日,800多萬訂閱號臃腫不堪,劣幣驅逐良幣效應愈加明顯。內容同質化、質量低俗化,微信自媒體被飽受詬病的同時,也為新浪微博帶來了翻身的機會。
新浪微博本來就是以資訊作為主打,內容生產本是強項,自MH370事件后,微博以其對熱點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內容的豐富性再一次引起用戶關注。然而,對 于微博大號而言,他們關心的不是微博如何,而是關心自己的粉絲有多少,自己粉絲的活躍性有多高。畢竟,粉絲越多越活躍,商業價值也就越高。
因此,此次紅包活動,微博滿足了大號們對于粉絲的一切幻想。不僅可以通過贈送紅包來吸引粉絲,而且更是可以通過塞錢進入相同定位的大號紅包,來爭取“對手”的粉絲。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搶粉絲嗎?”
沒錯,就是這么酸爽!可是,仔細想想,這注定是一場有錢人的游戲。
我是賣衣服的,你也是賣衣服的。我花了2000塊塞進你的紅包去搶你的粉絲,你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粉絲被搶走嗎?絕壁不能??!于是你相應的也會塞錢進我的 紅包來搶奪我的粉絲。于是,到最后,我有了你的粉絲,你也有了我的粉絲,新浪微博相當于變著法地逼著這些人花錢買粉,誰的錢多,誰就能搶到更多的粉絲。
還有人說這些粉絲不精準,事后取關是高頻事件。其實,聰明點的大號就會發現,搶粉絲一定要搶和自己同類定位的大號粉絲,因為這類粉絲的興趣愛好都是相同的,只要爭取過來,取關的幾率并非這么大。
而且,搶紅包的用戶都是和支付寶關聯的真實活躍用戶,在僵尸粉泛濫的微博江湖,這給大號們帶來了足夠的信心與吸引。
微博就這樣攛掇著這些大號相互花錢搶粉,憑借“機遇”與“危機”讓他們大肆折騰,把這一池塘沉底睡眠的“魚”都給攪醒了。
最后我們來談一談企業。微博想給企業看什么?首先肯定是這場戲的導演能力,微博想給企業證明:只要我愿意,一樣可以翻出比微信更大的浪來!
于是,企業看到:我有足夠都的內容生產者,我同樣也有足夠多的和支付寶關聯的真實活躍用戶,我更是和支付寶聯手擁有了成熟的支付接口。什么O2O啊,什么微商啊,麻溜的,趕快上微博的大船吧!
在移動互聯網江湖,紅包大戰只是個開始。曾經的QQ已經成了微信,曾經的微博是否還能是那個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