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微軟發布的HoloLens全息眼鏡讓業界為之驚嘆不已,同時也讓市場對其有了新的期待。不過,短期內HoloLens無法進入消費市場,微軟目前的業務重心也并非在此,除了根基產品Windows10以外,以微軟必應為代表的大數據及其應用才是微軟目前的重頭戲,以及人工智能業務的核心所在。
回顧2014年,當業界都關注微軟現有業務營收情況以及HoloLens等產品的可期待程度時,微軟已在悄然的積極布局大數據與微軟小娜、小冰這樣的人工智能業務,只是這兩大短期內不會有穩定盈利的探索性業務并不適合此時拿出來應對資本市場對業績的關心。
在微軟小冰火爆一時之前,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積累與布局極少被外界得知。然而,所謂的“沉默”并不是說秘密研發,實際上通過必應搜索,微軟一直在嘗試大數據的運用,而且已有不少用戶直接或間接接觸到了微軟的服務。
2014年,必應開始在大數據預測領域嶄露頭角,3月時,曾成功預測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24個獎項中的21個;7月時,成功預測2014年世界杯全部淘汰賽16場淘汰賽其中的15場;9月時,擊敗谷歌成功預測了蘇格蘭公投結果。
曾幾何時,微軟的大數據分析技術一直被業界詬病,《大數據時代》一書中對谷歌大數據的運用充滿贊譽而對微軟則呲之以鼻。得益于近兩年必應在搜索市場的成長,微軟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有了長足的長進,而且微軟正將大數據的積累注入到人工智能的探索之中。
在近期發布的Windows10中,語音助手Cortana再次得到廣泛關注。Cortana被定義為全球第一款個人智能助理,是微軟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方面的嘗試,而Cortana的大數據支持主要由必應來提供。西方媒體評論認為,從實際使用來看,Cortana的語音識別和智能化優于蘋果Siri,至少和谷歌在相同水平。
不要小瞧微軟對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野心,我們不妨在此推導一下微軟的市場策略:Windows10免費升級提升用戶量,Cortana是Windows10中頗為亮點的人工智能服務,其大數據主要來至于必應??梢钥闯?,Windows10↔Cortana↔必應三者之間形成了一條拓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市場發展的產業閉環。Windows10提供平臺與用戶量,必應提供大數據分析,Cortana是人工智能服務載體對Windows10和必應有反哺幫助。
如此一來,微軟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布局上已有框架雛形,而這個發展框架不僅適合歐美市場,同樣非常市場用來開拓中國市場。Cortana已在去年中進入大陸市場,并命名為微軟小娜,而必應已在國內“潛伏”近6年,一直在等待合適的爆發時機,隨著Windows10上線,時機正越來越成熟。
其實,大數據可以運用到非常多的領域,為何依托于搜索市場的必應和百度都最先嘗試將其利用于人工智能領域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搜索本身是用戶問題的數據化,搜索引擎更適合以人工智能的方式來為用戶解決問題,將數以萬億計的搜索記錄得來的大數據用于人工智能發展來幫助人類解決問題的同時,可以產生更多且更有深度的新數據,而這些新數據將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更具深遠影響的價值。
所以,對微軟而言,若僅著眼于應對資本市場的營收壓力時需要Windows、Office、Xbox等帶來更多的收益,同時還需要像HoloLens這樣創新性產品來讓微軟變得受到期待。但若更長遠的看,微軟需要必應來為其打開更大的一扇門。
文/王利陽
關注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