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日閱兵演講,普京提及并致敬中國抗日壯舉,背后想表達什么信息?最近,俄羅斯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勝利日閱兵,與往年慣例一樣,在閱兵式上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了演講。
值得關注的是,普京在此次演講提到了中國,他強調我們要向勇敢的與納粹主義作斗爭的國家致敬,向美、英和其他國家的盟軍士兵致敬,同時還特別表示,要緬懷中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壯舉。這種提法還是近年來的首次,那么他背后究竟想表達什么樣的信息?
【勝利日閱兵,普京向中國致敬】
首先,他將目前的國際環境與二戰作對比。普京在這次演講當中也說,當前的文明再次進入轉折點,一場針對我們祖國的真正戰爭已經爆發。單純就轉折點來說,中美也都有類似的表述,中國說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當中指出,世界迎來重要的轉折點,但表述的力度有所不同。
中美強調的是當前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但總體上屬于斗而不破的狀態。而俄羅斯面對目前的烏克蘭危機,不僅捕捉到國際競爭如此激烈的趨勢,更是將此次俄烏沖突看作是競爭的激烈表現,有了秩序變動,又有戰爭,所以他將目前的環境與二戰作對比。
【普京和其他獨聯體國家領導人】
其次,清晰了國際環境,也有了戰略目標——那就是俄羅斯需要朋友。當前,俄烏沖突已持續一年有余,戰場仍然焦灼;巴赫姆特之戰進入尾聲;克里姆林宮遭到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反攻甚囂塵上。俄羅斯需要更多的國際支持,所以此次勝利日閱兵,雖然并不是逢五逢十的大慶,但中亞、白俄羅斯和亞美尼亞國家領導人悉數到場,俄羅斯當然也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支持。
而對于中俄來說,兩國是有值得追憶的故事的。二戰爆發前夕,德日法西斯的構想原本是東西夾擊蘇聯,然后德國取高加索石油,日本取西伯利亞地區石油,供養后期的戰爭,但諾門坎戰役之后,日本發現深陷中國戰場之后,已經沒有能力繼續北上與蘇聯作戰,所以相當于中國減輕了蘇聯東線的壓力,中國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抗爭奠定了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礎,在勝利日中提及中國軍人,不僅能有效地拉近兩國之間的感情,也能為俄羅斯外交加分。
【中俄聯合軍演】
想來,3月份中俄高層在莫斯科會面時,普京曾直白地強調,“集體西方”越來越絕望地掙扎堅持舊的教條以及不斷失去的統治地位,甚至把一些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當成“賭注”,更是凸顯了俄羅斯想要與中國合作應對大國競爭的意愿。
再次,俄羅斯已經明白,他與西方之間的競爭是你死我活的體系競爭,而中國是競爭中的關鍵變量。許多國家在看待二戰以來的歷史時,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個節點,冷戰結束是一個節點,此次俄烏沖突又是一個節點,但俄羅斯卻有所不同。冷戰之后,俄羅斯一直流行一種觀點,二戰結束之后,美國可以幫助德國和日本重新崛起,為什么不能幫助俄羅斯呢?所以俄羅斯產生了一批新西方的政治家,不僅包括戈爾巴喬夫、梅德韋杰夫、葉利欽,甚至普京本人開始也是親西方派。
【卡特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
但西方對此早就有清晰的認識,曾任卡特總統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在《競賽方案》一書當中寫到,美蘇(美俄)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兩個國家的競爭,更是兩個帝國體系間的競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兩個國家為了全球優勢而競爭。雙方既不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之爭,也不是基督教和東正教之爭,更不是什么文化之爭,盡管這些競爭也存在,但卻不是主流。
蘇聯解體后,盡管俄羅斯經濟衰弱,但其軍工復合產業、軍民融合程度仍然不容小覷,無論是同意俄羅斯加入歐盟,還是同意俄羅斯加入北約,都會存在一個西方接受不了的問題,就是一旦俄羅斯融入其中,以俄羅斯為中心就足以成長出一個獨立的經濟政治體系,到時候誰才是領導?
經歷過一次又一次打臉的俄羅斯在深刻了解到這一問題后,意識到要想在新的體系競爭中獲得勝利,除了要保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跟著俄羅斯走,最重要的是要爭取來自中國方面的支持。
【韓國總統尹錫悅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當然,在致敬中國的同時,普京也用十分直白的語氣警告了日本。一般在正規場合,一國領導人很少會指名道姓地說另一個國家,之所以在閱兵演講中提到日本軍國主義勢力,也是在警告日本高層。
無論是在東北亞做出的一些挑釁舉動,還是在俄烏沖突中發表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日本方面如果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那么未來隨時有可能受到中俄聯手的制裁,幾十年前兩個國家可以攜手擊敗日本軍國主義,未來重新抬頭的日本軍國主義,在中俄面前也不可能掀起什么太大的風浪。#百家快評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