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rncbc"></option>
  • <bdo id="rncbc"><optgroup id="rncbc"></optgroup></bdo>

    2022-05-18 05:41:23

    艾灸的方法和步驟和順序(現在有六種艾灸方法)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那么,在家艾灸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艾灸的好處: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回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臨床應用時應當視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時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則,避免傷害身體。

    艾灸的五大原則:

    1、艾絨質量

    選擇質量好的艾絨。劣質艾絨,生硬不團聚,燃燒時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覺灼痛,甚至熏烤時石粒脫落,灼傷皮膚。

    2、環境通風

    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艾煙過濃,傷害人體。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特別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顏面五官、陰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頭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

    4、避免燙傷

    施灸時應及時調整灸火與皮膚間的距離。有些患者局部寒氣大,初灸時,對艾火的忍耐力強,常常不知不覺將艾火靠近皮膚,結果將皮膚灼痛。實際上,以灸至皮膚發紅為度,每次灸10—15分鐘為宜。

    5、注意次數

    體質壯、病情輕、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體質差、病情重、病程長者,可灸數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時,每日1次;長期灸治者,3次后改為2—3天1次。

    艾灸療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廣泛使用艾灸法。艾灸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時一定要注意上述五大原則,避免傷害身體。

    免费最黄最色爆乳视频_天天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鲁吧_亚洲束缚最新一级a片_亚洲 欧美 动漫 乱
  • <option id="rncbc"></option>
  • <bdo id="rncbc"><optgroup id="rncbc"></optgroup></bdo>